日前,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对外发布,该所单细胞中心提出了基于“拉曼组”的耐药性快检技术,通常能够在一个小时内完成**耐药性测量和机制区分,相对于原先需要24至48小时的检测方法大为提速。
众所周知,***的滥用导致了耐药性的广泛传播。据青能所单细胞中心功能基因组团队徐健研究员介绍,自**发现至今,培养法仍是病原菌药敏试验的主流通用标准,但对于临床常见致病菌,培养法耗时长达24至48小时,难以揭示耐药机制,且对于难培养或生长缓慢的**无能为力。临床实践上为了指导“精准用药”,急需**耐药性及其耐药机制的直接、快速测量技术。
青能所单细胞中心提出了基于“拉曼组”的耐药性快检技术,证明通过高通量单细胞拉曼成像,能够不经培养、快速、定性、定量地表征**的**应激性并区分其应激机制。据徐健介绍,“拉曼组”是特定条件和时间点下,一个**细胞群体之单细胞拉曼光谱的集合。对于任一**群体,一个拉曼组的变化可直接反映和表征其针对特定***的敏感性和耐受性。研究人员以大肠杆菌为模式,通过单细胞拉曼光谱的高通量采集,结合多变量分析方法的**,定量考察了***、醇类、重金属等三类共六种不同类型化学**在多个剂量、给药时间、细胞抗性条件下的拉曼组变化,证明了拉曼组能够快速区分抗性**与非抗性**,因此它在抑菌**筛选或耐药**筛选这两方面均具备成为一种新式平台技术的潜力。由于拉曼组基于单细胞成像,不依赖于**的繁殖,因此通常能够在一个小时内完成**耐药性测量和机制区分。通过系统构建各种主要病原菌和常用***的拉曼组参照数据库,将能建立一个新型**耐药性表型组学技术平台,以服务耐药性快检,支撑临床精准用药。
据了解,上述工作由单细胞中心徐健实验室和英国牛津大学黄巍等合作完成,获得了科技部、基金委、中科院生物高通量检测分析服务网络(STS)项目的支持。
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6204号